Hi,欢迎来到东北汽车配件网

海豹标配遮阳帘,全景天幕的一场败仗

   日期:2022-08-04     浏览:163    评论:0    
核心提示:“对于大家关注的全景天幕隔热问题,海豹将全系赠送遮阳帘。”近日,海洋网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张卓于比亚迪海豹上市发布会上宣布了

“对于大家关注的全景天幕隔热问题,海豹将全系赠送遮阳帘。”近日,海洋网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张卓于比亚迪海豹上市发布会上宣布了一则对于消费者的权益,迎来一众车主及意向车主的欢呼。


可对于我国全景天幕乃至整个全景天窗产业而言,却更像是打了一场败仗。


真相一、天窗正在越变越大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有所感受,不管我们是否需要,汽车天窗的面积正在越变越大,且伴随特斯拉Mode 3国产,以超大面积且不可开启的全景天幕打破传统汽车天窗的尺寸和视野限制,形成了新的潮流。


据盖世汽车针对2022年上半年销量TOP20的车型(累计销量241.8万辆,占比23.8%)的细分款型进行分析,无天窗的款型占比为27%,电动天窗的款型占比为 42.5%,全景天窗的款型占比为 32.5%,全景天幕的款型占比为2.5%。(此处是款型占比数,不等同于渗透率)


放大到整个市场来看,根据交强险数据显示,2022年5月,我国汽车全景天窗的渗透率已达38%左右。且分价格来看,30万元以上车型搭载率超80%,15-30万车型渗透率超过50%,10万以下车型渗透率较低,为6%左右。


而若聚焦如果长期关注我国电动汽车市场会发现,近年来新发布的重磅电动汽车绝大多数都配备了超大面积,且不可开启的全景天幕,如特斯拉Model Y、蔚来ET7、理想L9、小鹏G9、哪吒S、零跑C01、极氪001等等。


单以此次上市的比亚迪海豹来看,其顶部便搭载的一块由福耀玻璃提供的无隔断一体式全景天幕,面积超过了2平方米。


在此推动下,有机构预测,至2025年我国全景天幕的渗透率有望从目前5%提升至25%。


至于依据,无外乎四点:更大的玻璃面积可带来更好的车顶视野;结构简化,可释放电动汽车因底盘增加动力电池而受影响的车内垂直空间,缓解车内空间的压抑感;可减少使用期间的维护、维修问题;以及面积更大且功能更多的玻璃带来的价值增量。


此次海豹选择购车加装手动遮阳帘,从应用端解决了消费者难处,但于产品设计而言又是否在推翻采用全景天幕的初衷?


真相二、现阶段天幕是真的难用


不管如何,全景天幕都在以快速且难以阻挡的趋势到来。可于消费者而言,真的愿意接受吗?


根据伟巴斯特发布的《2021年中国市场汽车天窗消费趋势调研报告》揭示,有超七成受访者将天窗视为购车必要项,但仅有2.1%的用户选择不可开启式天窗。


在受访者看来,通风是其购买天窗的最大原因,占比近九成;其次是天窗的遮阳功能。而即便是已经采用了能隔热防晒的玻璃,依然有超四成用户表示需要遮阳帘。


“头顶烧烤”、“车内戴草帽”、“打伞”、“天窗泼水”、“自制遮阳帘”等状态已成为多数全景天窗、天幕车主的日常,这显然与诸多车企新车发布会时所高谈论阔背道而驰。


原因其实很简单,即便是采用了镀膜的LOW-E隔热玻璃,防得了90%以上的紫外线与80%的热量,仍难以真正隔绝夏季路面的热浪。


要知道,在多年前的一项测试中显示,太阳光中紫外线仅占3%,可见光为44%,红外线却占比53%。从一定程度上说,红外线是热辐射的主要来源,其次才是可见光。因此,对于天窗面积较大的全景天窗、天幕来说,想要获得更强的隔热效果,除了加装遮阳帘外,唯有叠加配备调光玻璃。


就目前来看,汽车领域常规的调光玻璃方案有PDLC(聚合物分散液晶)、EC(电致变色)及 SPD(悬浮粒子)。三者均属于电控型调光玻璃,但原理和效果存在差异。


对比来看,PDLC隔热和抗紫外线性能一般,但出现最早、技术最先进成熟、成本最低,国内绝大多数调光玻璃生产商均使用该方案;EC低雾度、低能耗、隔热效果好、可连续调光,成本居中,此次海豹便采用的是EC方案;而SPD由于耗电多、成本大,目前主要应用于以奔驰为代表的高档车。


既然相较于PDLC以及SPD效果更好,为何EC技术迟迟未能得到快速普及?究其原因一是成本,二是产能。


仍以海豹为例,前文提及其全系标配的是一块面积超2平方米的一体式全景天幕,但仅有顶配车款——四驱性能版(补贴后售价28.68万元)才可选配EC柔性固态薄膜技术的光感玻璃。


不只是海豹,包括极氪001、广汽埃安AION S Plus等售价在30万元上下的车型,且选装价格均在9000元上下。


这也就意味着,短时间内受制于成本及性能,隔热效果更佳的调光玻璃仍难以与全景天窗甚至是全景天幕同频普及。


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在其发布的《2021-2025中国调光玻璃行业市场现状综合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指出,2021年内我国采用可调光玻璃的车型销量仅有5.3万辆,2022年也不过15.4万辆上下。


于消费者而言无外乎几种结果,1)尽可能选购带遮阳帘车型,2)加购调光玻璃,3)后装遮阳帘,4)选购非全景天幕或全景天窗的车型。


真相三、本土调光玻璃技术尚处起步阶段


尽管眼下调光玻璃市场尚未成型,但面向2025年,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报告》却认为,我国调光玻璃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5.4亿元,作为参照,2021年间这一数值仅有1.6亿元。


若按照2021年5.3万辆为基准推算,在上述研究中心的预测中,至2025年我国采用可调光玻璃的车型销量有望突破183万辆。叠加规模效应带来的单个成本下探,这一渗透率有望进一步增大。


未来的市场一定是可观的,但就眼下而言,这一市场恐仍多掌握在外资手中。


资料显示,调光玻璃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美国肯特州立大学的专家发明了电控调光玻璃并申请专利,至今已有近 30 年历史。但这项技术进入中国市场却在2003年,且由于价格昂贵,使用场景受限,在此后的十多年间发展缓慢。


据盖世汽车不完全统计,以调光玻璃为基本检索要素在谷歌专利库进行检索发现,截至2022年8月3日,调光玻璃相关基础专利仍集中于lucidity lights,Inc以及镜泰。


“现阶段,市面主流调光薄膜及玻璃全套技术方案仍由外资企业所垄断,且技术门槛极其高,从材料、基材、生产工艺、电控系统到定制化的玻璃产品,各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某调光玻璃相关技术领域从业人员向盖世汽车透露道。


在他的介绍来看,现阶段国内此类技术多依靠进口,也是售价迟迟难以下探的重要原因。


值得肯定的是,近年来我国将这一技术的研发工作提上重要议程,就盖世汽车不完全统计,以调光玻璃为基本检索要素进行检索,我国自1985年开始申请相关技术领域专利,并于2003年开始逐步提升,至2022年8月3日,我国(含台湾)在相关技术领域已有近7000例相关专利布局,紧随美国。


在过去几年间,我国崛起了一批批调光玻璃膜技术领域的企业,如成立于2017年的光羿科技,致力于柔性智能薄膜的研发与生产,并于2021年先后获得比亚迪、蔚来资本参投的多伦融资;再如脱胎于精诚时代集团的精一科技,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可以提供智能纳米控光技术的本土企业,目前正致力于加速产品的产量落地;等诸多企业。


而中游玻璃提供商方面,作为中国最大汽车玻璃供应商,福耀玻璃一直行走在技术最前沿,已供货几乎所有主流自主品牌电动智能车。其调光玻璃产品可PDLC调光玻璃、热致变色玻璃和EC 调光玻璃,PDLC可调光全景天幕玻璃作为选配件已搭载于岚图FREE;热致变色玻璃则可定制多种玻璃颜色,且颜色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EC调光天幕是福耀玻璃今年推出的重磅调光玻璃新品,具备低雾度、智能感应自动调光、隔热隔紫外线等特点,采用光弈的 EC 电致变色技术,实现渐变式变色调光,目前已搭载于极氪001、广汽埃安AION S Plus等车型中,比亚迪海豹便是其最新上车的车型。


一边是因全景天幕隔热效果不足苦不堪言的消费者,一边却又是受制于难以下探的成本,产业亟待破局。但可可预见的是,以光羿科技、精一科技以及福耀玻璃、京东方为代表的企业已站上国产替代的起点,期待可以快马加鞭追上全景天窗的渗透“步伐”,让更多消费者用得起用得好智能调光玻璃。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数字化赋能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之一,构建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数字化、信息化与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多位代表委员认为,要抓住数字经济产业链关键环节,形成“点面结合”的持续创新机制,打破行业间、地区间数据壁垒,高效配置创新资源要素,加强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着力培育互联网、物联网、云平台、大数据中心等产业链关键环节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据悉,《细则》的制定,结合了行业发展和监管需求,对深圳市前期已发布的相关文件进行整合;根据国家相关部委《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中的最新要求,对深圳市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定进行更新。
  • 郑州闽弘有限公司
  • 北京城景园林苗木有限公司
  • 泰安市欧美瑞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 霸州市铁奇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福建兴瑞阳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泰州市瑞腾幕墙配件有限公司
  • 河南省中翔物资贸易有限公司
  • 开平市龙胜镇江丰橡胶厂
  • 林州市长宏矿业设备厂
  • 亿煤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青州宝睿机械有限公司
  • 邯郸市安旬金属制品有限公司